这是杨一第325篇原创文章
最近这一个月里,重庆的天气简直是热到晕厥,我看到很多人都出去避暑去了,也有一些朋友来问,最近想买套文旅房避避暑,问能不能买?
坚!决!不!能!买!
坚!决!不!能!买!
坚!决!不!能!买!
不买,你还有其他避暑方法,最多也就是热到晕厥。
等你实在憋不住买了套文旅房,到时候你要哭到晕厥了。
只有便宜,
没有流通
房地产发展了这么些年,住宅市场发展的如火如荼,就连商办物业都还是有香饽饽,为什么文旅地产还是这么拉垮?
因为文旅房,没有流通属性,而没有流通性的房子,就不可能增值。
房子卖不出去,它就是一堆不值钱的钢筋水泥,哪还能值大几十万上百万呢?
文旅产品的基本套路是这样:
开发商找个十八线的荒郊野外,搞个美轮美奂的漂亮小区,至少示范区要美好可以打卡,然后低价促销。
△ 某避暑房交通宣传情况,图源网络
然后她们的说辞一般是这样:
我们距离机场/高铁站只有1-2个小时,从市中心开车过来也就2-3个小时车程。
地价低的很,最多五六百,材料三千多,杂项算八百,本金大概就是4200元/㎡。
持有个三五年,就可以6300-7000元/㎡出手,算下来毛利润率都有50-80%了,你那点钱存银行每年才3%,根本就比不了。
△ 重庆周边避暑房价格,图源网络
这样一说,那群老头老太马上排队刷卡。
文旅房,最大的优势,就是便宜,但也几乎只有这个优势了。
潘驴邓小闲,
少少少少少
但是,便宜真的有好货吗?
你也不想想它为什么可以地价这么低,我们2000多年来,土地一直以来都是领导们最重要的资产啊,凭什么文旅房的地价就只有五六百?
因为没有就业和配套啊。
荒郊野外的房子,如果没有配套的话,甚至还赶不上你老家的独栋。
而且虽然看上去美轮美奂,但你要是想一直住在这里,那可不简单哦。
你必须满足几个条件,有房有车有时间,还要有钱。
社会上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人,微乎其微。
△ 避暑房宣传图,图源小红书@何洒脱
大概有这些人,
1、有钱的退休老年人。也就是你们通讯录上的富婆
2、KTV辞职的女选手。这个不细说了
3、高收入的自由职业者。例如明星、编剧,还有就是不打算再就业的小三。。。
满足以上条件还不行,还有几个条件,
1、没有娃上学。因为附近没有学校
2、配偶也不上班,还有钱。有条件陪你过日子
3、没有医疗需求。因为附近没有三甲。
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人,几乎不存在。
古往今来,同时满足潘驴邓小闲条件的,少之又少啊。
年轻人是不会
买避暑房的
买文旅房后,最爽的时候就是买的那一瞬间,之后的所有时间里,你都会感到痛苦,尤其是在想卖的时候。
因为,供应量大的无边无际。
小区里,五千套一万套是小case。
而你,要去哪儿找到这5000、10000个接盘侠呢?
△ 避暑房规模动辄大几千亩,图源网络
你要知道,年轻人是不会买文旅房的。
第一、他们买不起。他们连城里的房子都买不起,连基本生活都还没完全搞定,哪有闲钱来买文旅房啊。
第二、他们哪有时间出去玩啊。
记得几年前在知乎上有个问题:为什么现在的刺激类游戏,基本都是女孩子在耍,男孩子都去哪了?
里面有个答案:你会介意你未来的老公没有房子吗?
看完破大防。。。
△ 知乎截图
所以,文旅房发接盘侠,被严格限制在了一个极其狭窄的老年人范围:
60到70岁
身体健康
爆有钱不带娃
......
这种老年人基本是百里挑一。
文旅房的买方和卖方,是严重错位的,它的流通性已经被限定死了。
小众市场,
没有任何市场
最后,我来升华下。
文旅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命运,最关键的点在于,它是非标产品、是小众产品,而任何小众市场都是没有前途的。
因为小众市场特别容易被玩弄,比如茶叶茶壶、紫砂壶、老银元、文玩字画、求子算命、商学院、大佬咨询……
客户心里认可的话,就价值千金,反之,白送都没价值。
比如高仿紫砂壶,有几个可以辨别真假?买的卖的都是一些想发财的老年人。
开单吃三年,三年开一单。。。
比如茶叶,你说买的时候是10000元一斤,但客户不认识你这个品牌,他还以为你是地摊上几十块钱的货,这就是非标产品的痛点。
但非标产品也有商机,比如小罐茶,重新定义一个品类,所有门店统一售价。
△ 小罐茶价格,京东截图
它到底好不好喝,会不会玩营销,这其实都不重要。
但我去拜访新客户,就喜欢买小罐茶,因为可以瞬间提现它的价值,而且客户不管他喝不喝茶,他上网一查就知道了,这就是杜国楹的高明之处,洞察人性。
酒类也是这样。
你开个几万块钱的酒,如果别人不认识或者不懂酒,那酒根本就没那么多价值。
但你如果送茅台,或者开茅台,那别人就会知道,你这一开,大概花了XX钱。
因为茅台已经是标准产品,而且还是占领客户心智的头部产品。
△ 飞天53度茅台价格,京东截图
扯远了,但市场都是通的。
大众市场和小众市场,它们的价值逻辑和流通属性是完全不同的。
真正有意义的是大市场,因为没有人可以控盘了,而且受众无边无际,流通性非常充足。
千万不要买文旅房这种小众产品。
当然,父母想要,而你很孝顺,且正好有经济实力,那就买吧。
毕竟,千金难买至爱一笑。
以上这段文章都是从投资逻辑来说的,不考虑亲情逻辑。